查看原文
其他

原来,“护”起生命灯塔的天使就在身边……

奥一君 奥一新闻 2022-12-03

当我们哭“嗷嗷”来到这个世上,第一眼见到的,是他们;当疫情来袭,第一时间披上“战袍”冲锋前线的,是他们;当受病痛折磨,始终陪伴我们左右的,是他们。 


或许,在你眼里,护士的工作只是简单地帮病患打针换药、擦身翻背、来回查看并记录生命监护仪数据,重复而琐碎……但正是因为他们的耐心守护,才让无数病患有了勇敢前行的动力和希望。


在第111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,一起跟随记者走近外科病区、ICU重症病房、血透室等各个岗位护士们的日常,致敬这群可爱的“提灯者”。



“大管家”联手玩转黑科技

时刻拥抱变革与挑战


孙咏梅是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脊柱外科护士长,谈及入行初衷,她告诉记者,在自己年轻的时候,母亲突然生了一场病,因为是家中长女,便主动担起了照护母亲的责任。然而,由于当时年龄尚小,对护理缺少经验,看着一向坚强的母亲病痛在床,自己却手忙脚乱、不知所措,心里特别内疚。在最无力的时候,孙咏梅看着病房里护士们手法娴熟且轻柔、迅速地帮母亲调整至舒适状态,那时,她便在心里种下了当一名护士的心愿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颗“小心愿“也逐渐生根发芽


今年

是孙咏梅护士长从事护理工作的第38个年头

作为脊柱外科的“大管家”

在多年的护理生涯里

孙咏梅护士长也见证了护理工作的多次变革


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护理事业的发展,大家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然而,医患比例失调,门诊量、手术量增加等问题,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不小的难题。为解决这一矛盾,北大深圳医院在智能化转型上做了不少尝试,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,孙咏梅护士长对此深有体会。


采访期间,孙咏梅护士长熟练地向记者展示了“智慧病房”里的一些科技化应用,如可随时监控病人输液情况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、能够通过预设参数精准完成高危药品配置的静脉配液机器人,以及能够对病患资料及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的智能护理决策系统等。



孙咏梅护士长举了个例子:“以往在输液人数较多时,护士总担心因错过拔针时间而引起患者不满。现在通过监控系统,输液感应器会实时监控输液进度,当液体少于规定最少量时, PDA(掌上电脑)以及护士站大屏幕会接收到报警,提醒护士换液。”孙咏梅护士长说,类似的科技化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矛盾,还让护理工作变得更高效



另外,与病房护理有着极大关联的手术室

也引入了不少科技化应用


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手术室护士长肖明告诉记者,由于环境的特殊性,手术室不允许外人随意进出,这也使其成为了一座封闭的“信息孤岛”。而随着信息系统和物流系统的不断优化,护士可以通过互联网数据平台,及时上传和接收手术安排、电子病例、收费明细和指标统计等,内外信息流通更加顺畅;此外,手术室高值耗材也实现了信息化高效管理。





以往这些都是靠护士手工来完成的,耗时耗力,还可能会出现手术通知单弄错、高值耗材过期等管理不到位的情况。智能化护理手段的应用,在确保医疗安全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。



实际上

在进行智能化转型以前

护理工作经历过一段漫长且痛苦的过程


孙咏梅护士长坦言,
护理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,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制度和流程,跳脱出“舒适区”给护士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“一个人最难做到的就是革命,特别是‘革’自己的‘命’,这相当于要求护理人员放弃已经习惯的工作模式,并需尽快将以往较好的护理方式与智能化手段相磨合,这其实是很难的。”


即便存在不小的困难,但为了推动护理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,改善病患就医体验、提高医疗安全水平,通过温度和智慧托起民生健康,我们愿意拥抱变革和挑战。作为护士长,我们也会不留余力地带领团队不断去适应和突破。”肖明护士长说。



生命战场的温暖男护

ICU重症病房里展现铁汉柔情


说起护士,我们立马会想到“提灯女神”,但是在护士圈中也有别样的身姿——男护士。


有人说,ICU是没有温度的“鬼门关”

里头只有仪器声和病患身上数不清的管子

但是深圳市人民医院ICU重症监护室护士杜玉洛说

这里不仅有涅槃的希望和振奋人心的生命力量

还有许多重生的惊喜和温暖故事......


谈及最难忘的经历,杜玉洛告诉记者,上个月某天接近下班时间,普通病房一名患者突然心脏骤停,当时护士一路对其进行心脏按压送往ICU。在接到紧急指令后,杜玉洛在短时间内准备好一切抢救工具,该患者一移送到ICU,医护团队便立马对其进行了ECMO救治。从穿管上机到抢救成功,整个过程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,极大保证了抢救的黄金期。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护理,不久前该7号床患者病情好转,这两天已经可以出院了。




病人能够顺利出院是我最希望的看到的,每当有病人身体完全康复,我都非常有成就感!


    


由于ICU科室的特殊性

疫情期间家属不能入内陪伴病患

在此期间

杜玉洛还充当了多个角色

——“父母”、“子女”、 “朋友”


“我们每天都要与患者的家人联系,告知其患者的身体情况。平时患者情绪不稳定的时候,我们还需要耐心对其进行安抚。”杜玉洛说,重症病房相较于普通病房,患者病情会更重,上一秒患者还在正常沟通交流,下一秒可能就会突然出现心脏骤停。这就要求护士在做好平常的翻身、拍背、清洁、过床、转移等基础工作的同时,还要24小时盯紧每一项生命数据是否处在正常值



今年春节期间,深圳部分地区出现疫情,杜玉洛毅然放弃假期,主动请缨加入宝安核酸检测队伍。枕戈待旦,衣不卸甲,与时间赛跑,与病毒斗争,为深圳疫情防控奉献“男”丁格尔力量。


精心守护血透“生命线”

与病患是朋友亦是“战友”


尿毒症被喻为不死的癌症,一旦开始透析就要终身进行。


在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血透室,记者看到马金丽护士在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。核对信息、检查、消毒、穿刺、连接体外循环……一整套操作流程不紧不慢地熟练进行着。



马金丽说,血透室里护士们重中之重的工作,是从患者躺在病床上,血透机运作时开始的。透析患者的体外循环管路中,每个管路都有很多个接头和侧孔,即便是一个夹子没夹好,都会使患者丢失珍贵的血液,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。另外,在肝素用量上更不可掉以轻心,用量大,会导致病人有出血倾向;用量少,不但达不到防止凝血的作用,反而会让病人丢失更多血液。




只要患者的血液一分钟没回到体内,我们的心就一分钟不能放下。




对于血透护理工作

马金丽认为最困难的地方

在于与患者的沟通


“血透患者常年保持每周几次的反复动静脉穿刺,这不仅会给他们带来生理压力,还会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,很多人会为此对生活心灰意冷、一蹶不振。在这场漫长的血透‘马拉松’中,护士需要做患者的忠实陪伴者,还要与其成为‘亲密战友’。”



平日里,同事们对马金丽的评价都绕不开“努力”、“积极”、“主动”这几个关键词。疫情期间,马金丽常在下班时主动报名参与核酸采样工作,二十几个小时连轴转。最忙的时候,马金丽笑称自己“走路都带风”。

关注到血透室患者一般都会较早前来治疗,护士在做准备工作时,他们需要在病房外等待。为此,马金丽想到应该将这个碎片时间利用起来,汇总平时患者提得较多的问题,用视频形式为他们进行解答,并在等候区电视上循环播放。这个想法得到同事的大力支持,马金丽当天便亲自录制了一段详细的血透护理宣教视频,在转发给血透室病人后,大家都纷纷点赞:“有了这一宝藏,在家里也可以好好锻炼内瘘啦。” 


“00后”新生护士逆行守“深”

以热血擦亮青春底色


2001年出生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二科护士邓莎莎

今年刚工作满一年

临近毕业时,家住湖南的她只身一人来到深圳

怀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

毕业后她便毅然选择了留下来


对此,邓莎莎父母给她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和鼓励,“
家里人说,年轻人就要多干、多学习。平时我爸不太善于表达,有天我妈悄悄把他俩的聊天记录截图发给我看,我爸夸了句‘我女儿是最棒的’,这让我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。”



虽然护龄只有一年

但邓莎莎已经是疫情防控工作的“老兵”

今年2月底,市三院应急院区需要调派人手支援

得知消息后

邓莎莎积极报名加入到抗疫工作中


由于应急院区的特殊性,当被问及直面病毒感染患者是否会感到害怕时,邓莎莎说:“对于刚工作不久的我,说不害怕是假的,但因为我们进去之前,会经过专业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,有了充足的准备后,恐惧感也会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而慢慢消失。战‘疫’无关年龄,只要上了‘战场’,就要抛弃所有恐惧和怨言,全力投入到对病人的护理工作中。



谈及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,莎莎表示:“打铁还需自身硬,首先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扎实实操技能,提升专业水平;此外,还希望自己能够更加细心,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沉着冷静应对,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专科护士,定不负家人和前辈们对我的期望。”


——END——

采写:奥一新闻记者 李姗姗

视频:奥一新闻记者 罗骏贤

海报设计:梁雪儿


 阅读推荐 


 ~夜读~ 

加入群聊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